大家好,樂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電化學反應是什么意思,電化學反應的原理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原電池 原電池是利用兩個電極之間金屬性的不同,產生電勢差,從而使電子的流動,產生電流.又稱非蓄電池,是電化電池的一種,其電化反應不能逆轉,即是只能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簡單說就即是不能重新儲存電力,與蓄電池相對。
2、 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3、所以,根據定義,普通的干電池、燃料電池都可以稱為原電池。
4、 組成原電池的基本條件: 將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即一種是活潑金屬一種是不活潑金屬),或著一種金屬與石墨(Pt和石墨為惰性電極,即本身不會得失電子)等惰性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5、 2、用導線連接后插入電解質溶液中,形成閉合回路。
6、 3、要發生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7、 原電池工作原理 原電池是將一個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原電池的負極和正極上發生,從而在外電路中產生電流。
8、 原電池的電極的判斷: 負極:電子流出的一極;發生氧化反應的一極;活潑性較強金屬的一極。
9、 正極:電子流入的一極;發生還原反應的一極;相對不活潑的金屬或其它導體的一極。
10、 在原電池中,外電路為電子導電,電解質溶液中為離子導電。
11、 原電池的判定: (1)先分析有無外接電路,有外接電源的為電解池,無外接電源的可能為原電池;然后依據原電池的形成條件分析判斷,主要是“四看”:看電極——兩極為導體且存在活潑性差異(燃料電池的電極一般為惰性電極);看溶液——兩極插入溶液中;看回路——形成閉合回路或兩極直接接觸;看本質——有無氧化還原反應。
12、 (2)多池相連,但無外接電源時,兩極活潑性差異最大的一池為原電池,其他各池可看做電解池。
13、 電解池 電解池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14、 電解是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的電解質)而在陰、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
15、電解是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的電解質) 發生電解反應的條件: ①連接直流電源 ?、陉庩栯姌O 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為陰極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為陽極 ③兩極處于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中 ?、軆呻姌O形成閉合回路 電解過程中的能量轉化(裝置特點): 陰極:一定不參與反應 不一定惰性電極 陽極:不一定參與反應 也不一定是惰性電極 電解結果: 在兩極上有新物質生成 電解池電極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陽極:活潑金屬—電極失電子(Au,Pt 除外);惰性電極—溶液中陰離子失電子 注:失電子能力:活潑金屬(除Pt Au)>S2->I->Br->Cl->OH->含氧酸根(NO3 ->SO4 2-)>F- 陰極:溶液中陽離子得電子 注:得電子能力: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2O(水)>Al3+>Mg2+>Na+>Ca2+>K+(即活潑型金屬順序表的逆向) 規律:鋁前(含鋁)離子不放電,氫(酸)后離子先放電,氫(酸)前鋁后的離子看條件。
為什么電化學反應此普通化學反應快
如Zn+2H+=Zn2+ +H2
普通的置換反應:把Zn放入稀硫酸或稀鹽酸中,在Zn的表面,Zn失電子成Zn2+ ,離開表面,而H+要進入Zn表面接受電子,Zn2+和H+同電性相排斥,這樣反應就慢了。
而用Zn-Cu-H2SO4組成原電池,負極Zn失電子,Zn2+離開表面,而H+在銅電極表面得電子,互不影響速度就快。
好比中學課間操后回教室,如樓梯有很多人下樓,有很多人上樓,通行就慢了,還可能發生事故。如果一個樓梯專門上樓另一個樓梯專門下樓通行速度就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