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都包含哪個板塊?
電子信息產業,是指為了實現制作、加工、處理、傳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所從事的與電子信息產品相關的設備生產、硬件制造、系統集成、軟件開發以及應用服務等作業過程的集合。
電子信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權威管理部門--信息產業部在統計和分析時通常采用的詞,電子信息產業具體細分為投資類產品、消費類產品和元器件產品三個大類。出于部門隸屬淵源的原因,電子信息產業有時人們分析時也用電子工業一詞代替。到2009年2月為止,電子信息產業成為中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
電子信息制造業(電子產業)是研制和生產電子設備及各種電子元件、器件、儀器、儀表的工業。是軍民結合型工業。由廣播電視設備、通信導航設備、雷達設備、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電子儀器儀表和其他電子專用設備等生產行業組成。根據工信部電子信息產業公報統計,電子信息產業分為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
電子信息產業是在電子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由于生產技術的提高和加工工藝的改進,集成電路差不多每三年就更新一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計算機的大量生產和使用,光纖通信、數字化通信、衛星通信技術的興起,使電子工業成為一個迅速崛起的高技術產業。
依據《電子信息產業行業分類注釋(2005-2006)》,電子信息產業包括雷達工業行業、通信設備工業行業、廣播電視設備工業行業、電子計算機工業行業、軟件產業、家用視聽設備工業行業、電子測量儀器工業行業、電子工業專用設備工業行業、電子元件工業行業、電子器件工業行業、電子信息機電產品工業行業、電子信息產品專用材料工業行業,12個行業、產業,共46個門類。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前景怎么樣?
電子信息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電子信息行業仍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據Wind資訊統計,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從2008年的51,253.05億元增至2013年的93,202.2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2.70%%,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
作為電子信息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計算機制造業增速迅猛,2013年其他計算機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64.59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26.59%%[2]。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主題由“追求速度”逐步轉變為“追求質量”,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電子信息行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他計算機制造業仍將保持快速的增資勢頭。
當前,電子信息產業正進入技術創新密集期,呈現出多方向、寬前沿、集群式等特征。一方面,多技術融合的系統化、集成化創新成為主流模式。另一方面,以滲透輻射為特征的跨領域創新日益凸顯。
電子信息產業新興領域的創新發展持續升溫。各大廠商積極前瞻性布局5G、人工智能、汽車電子、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
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孕育涌現,持續激發了電子信息產業與融合領域發展的新活力。各地不斷開拓孕育電子信息產業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有效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政務提效。
綜上所述,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前景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