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進行股票投資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取一些額外的投資收益,當然股票投資面臨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股票的漲跌直接關系到股票投資是盈利還是虧損。那么,股票投資收益包括哪些?股票收益怎么計算?一起來看看吧!
股票投資收益包括哪些?
股票投資收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股息收入、資本損益和資本增值收益三個部分的內容,具體如下:
【1】股息收入:所謂的股息收入就是股票持有人定期從上市公司中取得的利潤,利潤分配主要以股票的票面資本來作為依據的。換句話說,就是上市公司的稅后凈利潤分配。
【2】資本損益:資本損益通俗來將就是指股票價格增值帶來的收益,就是指股票低買高賣賺取的差價。
【3】資本增值收益:常見的形式就是上市公司送股,但是這個送股的資金和分紅是有區別的,送股的資金不是來自當年上市公司的可分配盈利,而是來自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
對于股票投資收益也是屬于個人所得,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股票投資者收益是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只是在賣出股票的時候會需要交納印花稅。
股票收益怎么計算?
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的收益一般根據持倉價,持倉數量、股票賣出價以及交易手續費這四者來計算,即股票收益=(股票賣出價-股票持倉價)×持倉數量-交易手續費用,當投資者的賣出價低于持倉成本價時,投資者虧損,當其賣出價高于持倉成本價,則投資者可能會盈利。
比如,投資者在某股票10元時,買入該股2000股,等到股票上漲15元時,投資者賣出它,其交易手續費總共為25元,則投資者的收益=(15-10)×2000-25=9975元,如果買入之后,股票持續下跌,投資者在股價為7元的時候,賣出它,其交易手續費總共為17元,則投資者的收益=(7-10)×2000-17=-6017元。
在持股期間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并不會一直不變,會隨著投資者做T操作,而提高,或者降低,即在投資者盈利時,通過做T操作,可以降低其持倉成本,而在投資者虧損時,通過做T操作,可能會提高其持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