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滿34周做胎心監護,但是有些特殊情況也會提早,比如有先兆早產癥狀,特別是有宮縮,會通過胎心監護監測宮縮情況。有些人宮縮感受不準,通過胎心監護有客觀依據。治療以后的宮縮和治療以前的宮縮比較,有客觀依據,可觀察治療效果。
34周胎兒相對成熟,如果胎兒窘迫,可以及時終止妊娠。因此,34周做胎心監護,特別是晚期做胎心監護為常規項目。34周以后做胎心監護目的主要為判斷胎兒在宮內的狀態,聽胎心也是一種方法,但是胎心監護更全面、更客觀反映胎兒在宮內的狀況。
胎心監護怎樣算過關
胎心監護過關的標準是在20分鐘內,胎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基線,在120-160次/分鐘,并且胎兒至少有2次在活動時胎心率加快,比胎心基線每分鐘至少快15下,每次持續至少15秒,還有胎心率無減速或者是偶發的變異減速,但是持續時間短于30秒,那么胎心監護結果就是正常,也意味著胎兒目前狀況良好。
如果偶爾出現胎心監護不合格,孕婦可以通過充足休息、營養均衡、調節心理狀態等方法,常常可改善。如果胎心監護多次不合格,可能提示胎兒宮內窘迫,為避免影響胎兒宮內正常生長發育,應按照醫生要求,進行適當的治療。
此外,孕婦在做胎心監護前要吃飽飯,避免饑餓狀態導致胎心監護不過關。在做胎心監護的過程中,可以左側臥位為主,如果胎心監護過程中沒有感到明顯的胎動,胎兒有可能是在一個睡眠狀態,孕婦可以放輕松的音樂或輕微晃動來喚醒寶寶,這樣也有利于胎心監護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