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經濟學原理是什么
傳統經濟學把經濟理論分為兩個部分:經濟學原理和貨幣學原理。凱恩斯不同意這種二分法,在批評的同時,他提出了自己的新的二分法。他指出:把經濟學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價值理論和分配理論,另一方面是貨幣理論。我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分法。我想,正確的二分法應當是。一方面是單個行業或廠商理論以及既定數量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之間的分配和報酬理論,另外一方面是從整體來看的產量和就業理論。凱恩斯的二分法實際上是主張把經濟學分為兩個部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這種科學的二分法,對后來的經濟學的影響是深遠的。
凱恩斯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及其門徒發展而成的一整套經濟思想。它主要分析消費總量和收入總量的因果關系。認為總收入等于總消費加投資。如果儲蓄的每一增加不被新的投資所抵消,收入就會下降,失業就會上升。凱恩斯在經濟理論上第一次提出不充分就業的平衡的可解性。他認為:消費水平要看個人的消費傾向如何而定,后者是收入的函數。企業的投資總量多半取決于資本的邊際效率,或取決于企業主預期資本投資將帶來的贏利。
利率與其說是使儲蓄供給和投資需求趨于相等的因素,不如說是一個決定于個人希望保有現金儲蓄(流動偏好)的程度的獨立要素。因此儲蓄和投資并不一定趨于平衡,相反,儲蓄水平每每高于投資,結果使失業現象和經濟停滯常常存在。為了防止經濟周期蕭條階段出現大量失業,他認為,中央政府應當用赤字財政去刺激開支,創造投資,補充總需求的不足。這樣借助于投資乘數的作用,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業水平。
微觀經濟學原理有哪些
1、生產理論。
2、成本理論。
3、需求理論。
4、競爭理論。
5、博弈論。
6、一般均衡理論。
7、不確定性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