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貼心的續航“神器”
但它并非“萬物皆能充”
若使用不當
(資料圖)
會秒變“充電爆”
帶來事故
近日
浙江湖州
消防員接到報警稱
安吉縣一民房起火冒煙
消防員緊急趕赴現場時
明火已被戶主撲滅
但仍有大量煙霧
消防員隨即對著火現場
進行隱患排查
經勘察
起火點位于臥室內
床頭及床上用品
已被燒毀
部分墻面也被濃煙熏得黢黑
據了解
事發時戶主正用
充電寶給剃須刀充電
隨后便離開臥室
僅過幾分鐘
充電寶突然起火燃燒
戶主在屋外聞到刺鼻的味道
立即返回臥室才發現已著火
隨即報警求助
在等待救援期間
為避免火勢進一步蔓延
他迅速用水將明火撲滅
所幸此次火情發現及時
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和較大的財產損失
請大家注意
當使用充電寶充電時
放在被子、盒子等
不利于散熱的環境
或者將充電寶放置高溫區域
都有可能引發
充電寶的自燃、爆炸
除此之外
引發充電寶事故的原因還有
過度充電、劣質產品
摔、碰、擠壓及頻繁使用
△充電寶熱沖擊實驗。
梳理近期新聞
充電寶事故頻頻發生
充電寶爆炸起火
男子賠償民宿8000元
6月17日
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視頻稱
前不久去國外旅游期間
給充電寶充電時
突然發生爆炸起火
所幸網友及其朋友
及時用水將火撲滅
才未造成更大損失
事后
因民宿一塊地板損壞嚴重
部分屋頂也被濃煙熏黑
網友賠償了民宿老板8000元
消防實驗
以上案例中
面對充電寶突然起火
大家都是用水將火勢撲滅的
但為什么水能奏效?
我們來看這組實驗
充電寶的電芯通常由幾塊鋰電池拼接組成,即便一塊電池的火熄滅,殘余的高溫也可能引燃旁邊的電池。
消防員實驗顯示,干粉滅火器的滲透性和降溫效果比較差,在應對充電寶著火時效果并不理想,而水能夠滲透到充電寶內部,有效滅火并起到降溫作用。
勿讓充電寶變成“充電爆”
別讓給生活“續航”的充電寶
變成吞噬安全的“元兇”
以下注意事項
請大家熟知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