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是否可能攜帶寄生蟲?
首先,魚的生長環境決定了其體內含有寄生蟲風險的高低。事實上,所有環境下生長的魚類均有攜帶寄生蟲的風險。
其次,在魚肉的保存過程中,超低溫可以消滅寄生蟲。超低溫保存的生魚片較新鮮的生魚片而言含有寄生蟲的概率更低。
最后,生魚片“伴侶”譬如芥末醬和醋的殺蟲效果卻差強人意。
對于喜歡生魚片的朋友,尤其是免疫力較弱的人,可以盡量在正規渠道購買生魚片,注意檢查商家是否有《入境貨品檢驗檢疫證明》,盡可能保證生魚片的安全性。減少生魚片的食用頻率也能減少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綜上所述,生魚片的食用存在感染寄生蟲的風險,我們應盡量保證食品品質,減少食用頻率。
怎樣避免寄生蟲感染?
不生吃水生動植物和肉類:
比如螺、荸薺、蓮藕、醉蝦、醉蟹、三文魚等。如果要吃一定要徹底烹調熟透!
砧板生熟分開:
平時經常生熟共用一塊砧板,可能會導致交叉污染。建議大家一定要生熟分開,用不同的砧板,或者正面切蔬果、背面切生肉。切完生肉一定要徹底清洗砧板,懸掛晾干。
不要喝生水:
生水中可能會存在某些寄生蟲的蟲卵和細菌,特別是河水、江水、小溪等,無論再清澈也絕不能直接喝!即使是自來水,一定要煮沸后再飲用。
勤洗手: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手上可能攜帶的蟲卵附著于生活用品以及食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