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蚌寺有什么特點?
哲蚌寺系黃教六大寺廟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勝州,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它坐落在拉薩市西郊約十公里的根培烏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創建。解放前該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
哲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于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征繁榮,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洲”,它是格魯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哲蚌寺內有什么展品?
哲蚌寺是拉薩市乃至全藏規模最大的寺廟,其珍貴藏品數量也是相當驚人的。著名的有歷代瓷器:寺內所藏甚多,年代有早至宋代者,而以明清特別是清代為最多,種類多屬壓口杯、小碗之類。各類唐卡:有數百幅,多為明清時代的作品,措欽大殿掛有四幅一組以文房四寶為內容的唐卡,清雅豐富,其中有一套經拆裝、推封冊頁的朱印“大藏經”,共108幅,裝在54個特制木箱中,印刷頗工,裝幀富麗,夾板精致,至為珍貴。文殊銅境:通高1.29米,兩面鏨刻文殊坐像,像極優美生動;鏡有華麗檀木圓雕鏡座,雕刻精細,造型精美,傳為第五世達賴時清順治皇帝所賜之物。銅造像:有數千尊,種類甚多,最多的是佛、菩薩和各種祖師造像,其中明永樂年間朝廷赍賜的鎏金銅菩薩像非常精致,甚為珍貴。古代兵器鎧甲:為數不少,確切年代多不詳;措欽大殿的鎧甲較完整,對西藏文化史和軍事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