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諭兒輩文言文翻譯
從節儉變得奢侈是容易的,從奢侈變得節儉卻困難了。飲食穿衣,如果思考得到這些事情的艱難,就不會輕易地花費錢財了。每一頓飯吃肉喝酒,可以置辦幾天的粗茶淡飯;一匹綢緞,可以置辦幾件平常的衣服。不餓不冷就夠了,何必圖個吃好穿好?經常在擁有的時候想著沒有的時候,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再想著擁有的時候,那么子子孫孫(就能)常常享受到溫飽了。
猶須勤學原文及翻譯
《勉學》原文:
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篇于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
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
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商,差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才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
或因家世余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兇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
《勉學》翻譯:
從古以來的賢王圣帝,還需要勤奮學習,何況是普通百姓之人呢!這類事情遍見於經籍史書,我也不能一一列舉,只舉近代切要的,來啟發提醒你們。士大夫的子弟,幾歲以上,沒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讀到《禮記》、《左傳》,少的也起碼讀了《毛詩》和《論語》。
到了加冠成婚年紀,體質性情稍稍定型,憑著這天賦的機靈,應該加倍教訓誘導。有志向的,就能因此磨煉,成就士族的事業;沒有成就功業志向的,從此怠惰,就成為庸人。
人生在世,應當有所專業,農民則商議耕稼,商人則討論貨財,工匠則精造器用,懂技藝的人則考慮方法技術,武夫則練習騎馬射箭,文士則研究議論經書。
然而常看到士大夫恥于涉足農商,羞於從事工技,射箭則不能穿鎧甲,握筆則才記起姓名,飽食醉酒,恍惚空虛,以此來打法日子,以此來終盡夭年。
有的憑家世馀蔭,弄到一官半職,就自感滿足,全忘學習,遇到婚喪大事,議論得失,就昏昏然張口結舌,像坐在云霧之中。
公家或私人集會宴歡,談古賦詩,又是沉默低頭,只會打呵欠神懶腰。有見識的人在旁看到,真替他羞得無處容身。為什么不愿用幾年時間勤學,以致一輩子長時間受愧辱呢?
趙母訓子文言文翻譯啟發
翻譯如下:
趙武孟起初以馳射狩獵為事業,他曾經捕獲肥美的動物來給母親,(他)母親哭著說:"你不讀書卻馳射狩獵,如果這樣下去我是沒有希望了!"竟然不吃(他的)飯。武孟深受感動,勤學苦讀,終于他對經史了解深刻,中了進士,官拜右臺侍御史。
趙母訓子的啟發是什么
趙母訓子的啟發是要去認真的面對生活,然后實現人生一個又一個新的突破。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家庭教育,會影響子女的一生。對現實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嚴謹的邏輯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規律,只要多思考,多觀察,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人與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對待,不能貪圖小利,讓利益蒙蔽了雙眼,做出不良的行為。處理問題要具備豐富的生活常識、經驗,再加之細心觀察,以及善于思考。做事要多觀察,多思考,不能貪圖小利。
請君入甕文言文翻譯
《請君入甕》的翻譯:周興和丘神勣一起串通謀反,太后命令來俊臣審訊他。來俊臣在和周興一邊吃飯一邊研究事情的時候,對周興說:“犯人大多不肯招供,應當采取什么辦法?”周興說:“這很容易,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到里邊,什么事敢不承認!”
來俊臣于是找來一個大壇子,按周興的方法周圍升起炭火,站起來對周興說:“宮內有人遞出狀辭檢舉你謀反,請兄進到這大壇子里去吧!”周興驚恐萬狀,連忙叩頭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