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營造文明節儉的社會新風尚,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近年來,城郊鄉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不斷強化問題導向,如“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紅白理事會”通過建強組織,建立健全村規民約、激勵機制,走村入戶宣傳等措施,“理”出“喜事新辦、白事簡辦”的文明新風尚,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臨近國慶節,辦喜事的人家越來越多,大家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倡導婚事新辦簡辦,反對鋪張浪費……”日前,在城郊鄉袁莊村每月一次的紅白理事會工作會上,袁莊村黨支部書記、紅白理事會會長李子凡再次提醒大家要樹立節儉辦事新風俗、新風尚。
平日里,李子凡積極宣傳紅白理事會政策,為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李子凡組織村民修訂了村規民約,把提倡紅白事簡辦,破除陳規陋俗,寫入村規民約,并結合村情,制定了《袁莊村紅白理事會章程》《袁莊村村規民約》。但是章程雖好,實施起來卻不容易。比如2024年5月1日,13組村民李銀先兒子結婚,由于李銀先熱心助人,人緣很好,結識的朋友很多,結婚當天計劃置辦酒席30余桌,李子凡得知情況后,帶領紅白理事會成員第一時間到李銀先家里去溝通,起初李銀先不理解,認為結婚是孩子們一輩子大事,鋪張點沒什么,不愿意按章程辦,李子凡本著一心一意為群眾利益著想的原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直到說服李銀先一家人為止,最終李銀先同意將兒子的婚宴由原來的30 桌縮減到了10桌。直到現在,袁莊村不管誰家遇到紅白事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大操大辦了,不但省了錢,還省了很多事,節省了人力物力,村民也從節儉辦事中得到了實惠。
2024年,袁莊村7組村民李建新病逝,女兒不在家,李子凡帶領紅白事理事會成員幫忙,與本戶商量,一切從簡,不要大操大辦,動員在家勞動力和志愿者幫忙,當天火化,第二天下葬,幫忙者及逝者直系親屬共擺宴席五桌,整個白事僅花3800元,家屬激動的說:感謝有紅白理事會幫忙,是黨的移風易俗好政策幫助了我們一家。
李子凡深知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給家庭帶來的困苦、給民風帶來的不良影響、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他和其他村干部作為引領袁莊村社會風尚的先行者,堅持不懈地自覺引導村民移風易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革除陳規陋習,開創引領健康、節儉、文明的婚喪新風。
“以前,村里人都愛面子,不管在外面掙錢多苦多累,過紅白事都會咬牙堅持大操大辦。如今,村里的人攀比心淡了,人情味重了,人際關系回歸純潔,社會風氣逐漸回歸淳樸。”李子凡說。從“紅白事大操大辦、比闊氣、講排場”的歪風盛行,到“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新風撲面,李子凡功不可沒。
截至目前,城郊鄉15個行政村全部成立紅白理事會,并將其納入《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規范了婚喪行為,取締了陳規陋習,倡樹了文明新風,成為城郊鄉精神文明建設的“領航燈”,文明辦紅白事在全鄉蔚然成風。(供稿:修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