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鎮平縣人民法院、鎮平縣公安局打擊拒執犯罪辦公室在鎮平縣人民法院揭牌成立。至此,鎮平縣人民法院執行“一件事”改革形成以“執前+執中+執后”全流程各環節緊密銜接的完整閉環。
聚焦“執前”,打好法院內部“組合拳”
建立“兩提示一敦促”工作機制,承辦法官在送達民事法律文書時向義務人一并發送《申請執行提示書》《執行風險提示書》《敦促自覺履行義務告知書》,向其客觀說明履行義務的強制性、逾期履行的法律后果及后續執行風險,引導其自覺履行相關義務,并告知申請執行的法定程序和可能面臨的執行風險及逾期不申請執行的法律風險,引導其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該機制將執行工作的相關措施前置,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治理,變被動辦案為主動作為,轉單一執行為多元化解。推行涉企案件判后回訪制度,實行“一案一普法”“誰辦理、誰審理、誰負責督促履行”的工作機制,明確專人督促生效裁判自動履行。定期組織召開專業法官會議,注重提升法官制作裁判文書特別是調解書的確定性和可執行性,引導承辦法官在審理階段主動考慮案件后續執行問題。創新工作模式,通過“保全+訴前調解+督促履行”模式,在執前階段開展保全、協助、督促等工作,引導被執行人自動履行,2024年第一季度,訴前調解申請執行率1.05%。
聚焦“執中”,激活執行程序“新潛能”
流程再建打造集約化體系,針對執行工作難點痛點堵點問題,鎮平縣人民法院成立執行指揮中心,依據《鎮平縣人民法院執行案件流程節點規范化操作指引(試行)》,在執行指揮管理平臺對各節點進行設置,強化流程管理系統全流程節點管控、審批管理、時限提醒、風險防控等功能,切實履行“一崗雙責”,明確中層及團隊長職責,及時傳導責任壓力,確保管人管事落到實處。嚴格落實“一案一賬號”,確定唯一賬號,收款匯款都通過此賬戶進行交接轉移,“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能確保案款陽光透明。積極推行“三會”制度,每周六召開執行團隊長會議,每周一召開團隊學習會,每月初召開月度總結會,建立臺賬,確保執行工作定人定責,倒排工期,逐案制定化解方案,一案一策,一案一限時,有效防止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和亂執行,實現流程更優、耗時更短,2024年第一季度首執用時較去年同期縮短17.07天,法定審限內結案率100%。分類施策創新工作機制,暢通“執行不能”案件退出路徑,落實《鎮平縣法院關于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的操作指引(試行)》,構建“執行程序破產跟進、破產程序執行跟進”工作機制,以破促執、以執助破,常態化推進“執轉破”工作。針對無運營能力的企業,建立快速審判機制,通過“評審+搖號”方式擇優選取管理人,支持與配合這部分企業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暢通企業法人破產通道,以信息化、專業化為依托,提高破產案件的審理質效,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針對企業有運營可能,堅持能動司法理念,創新“執轉和”工作機制,突破“一破到底”傳統做法,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創新“破產和解”相關機制,不僅讓債權人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也有利于債務人實現繼續經營的可能性,實現多方共贏。數字賦能深化執行公開,為執行案件高效高質辦理插上“數字翅膀”。執行全流程“線上通辦”“無紙化辦公”“可視化”管理,提升執行案件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借助智慧執行、微信小程序等辦公軟件及時向當事人推送案件進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當事人參與執行全過程,爭取社會各界對執行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聚焦“執后”,發揮強制執行“高威懾”
聚焦打擊少數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等違法行為,鎮平縣人民法院聯合鎮平縣公安局成立打擊拒執犯罪辦公室,形成強制執行代價更大、延遲履行后果更重的態勢,營造失信行為無處遁形及懲罰必然性氛圍,倒逼當事人放棄機會主義動機。貫徹落實“豫劍執行”專項活動工作部署,形成集中執行、高壓執行、假日執行常態化,解決執行難問題。2024年以來,鎮平縣人民法院集中大執行28次,敲響869戶家門,拘傳112人,拘留84人,執行和解56件,執結869件,執行到位金額9618.0562萬元。加大執行宣傳力度。通過新媒體等形式,圍繞誠信體系建設、執行不能等熱點問題,組織重點宣傳,營造“守信一路綠燈、失信寸步難行”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供稿:楊佳)
關鍵詞: 鎮平縣法院 聚焦執行一件改革助力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