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奔襲跨省執行,堅“執”不懈終促案結。近日,羅山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干警張威、楊伯強一行遠赴山東臨沂某地,開展異地執行行動。他們日夜兼程,攻堅克難,一次性執行到位85000元,成功促使案件得到圓滿解決,有力維護了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異地亮劍 跨省追尋
李某(化名)訴杜某(化名)人格權糾紛一案,經法院審理,判決被告杜某賠償原告李某各項損失共計11萬余元。判決生效后,因被告未履行生效判決義務,李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立案后,羅山法院執行局立即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責令被執行人償還債務,但被執行人一直怠于履行,始終回避與法院聯系。
執行過程中,執行干警通過總對總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查控到被執行人杜某名下僅有5800元存款,且被執行人長期處于失聯狀態。申請人得知這一情況后情緒非常激動,多次找到執行干警反映自身情況,表示家中困難需要賠償款解決燃眉之急。案件承辦人張威深知能否執行到位直接涉及申請人一家的后續生活,案件一時難以執行,非但不能放棄,反而更要加緊執行。為此,張威通過分析研判,決定前往被執行人所在地山東臨沂查詢線索。在向上級匯報獲得批準后,張威一行立即出發,趕赴六百多公里外的山東臨沂開展強制執行工作。
聯動執行 聚力破難
執行干警們趕到被執行人居住的村莊時已是下午1點多,顧不上休整,張威立即帶隊找到當地村委會調查被執行人的家庭情況,但并沒有獲得有價值的線索。
第二天上午,張威、楊伯強二人分別來到當地法院執行局和派出所尋求協助。經協調,兩個部門分別派員隨張威一行返回至該村協助執行。
考慮到被執行人很可能就在身邊,執行干警們決定分散調查,挨家挨戶進行詢問,查找被執行人杜某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天的走訪調查,最終在一位過路行人口中詢問到了杜某家的具體位置。
剛柔并濟 巧促案結
次日早上,執行干警立即前往杜某的家,抬眼是一棟三層自建房,整體裝修良好,院內還堆放著農田收割機,通過這些細節張威心中對被執行人家的經濟狀況有了預估。
執行干警們在房內樓上樓下搜尋了一圈,并沒有發現杜某的身影。眼見找不到杜某本人,張某決定從杜某的妻子張某(化名)身上尋求突破點。一開始,張某對法院的判決表示強烈不服,表示自己丈夫被冤枉了,經過執行人員的釋法明理,張某的態度緩和下來,提出愿意替丈夫償還3.5萬元。經過剛開始的觀察了解,杜某家中的履行能力顯然不止3.5萬元,張威立即勸說張某盡力償還賠償款,可張某態度堅決,咬定3.5萬元不松口。
眼見溫和的執行手段顯然不夠,張威巧妙轉換思路,詢問張某院中收割機的情況。面對執行干警的詢問,張某堅稱收割機已經賣給別人,但張威等人還是看破了她慌亂眼神下掩藏的心虛。執行干警們向其釋法明理,講明鑒于杜某拒不履行還款義務,且欠債期間私自售賣收割機系轉移財產的行為,屆時將按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罪追究其法律責任。張某一聽這話心理防線已然松動,但還是心懷僥幸不肯松口,張威等人抓住時機表示這就返回法院,立即決定追究杜某的法律責任,隨即離開了杜某家。
假意離開的張威等人走到一段距離外的河邊,坐下來靜靜等待張某的消息。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夜晚7點左右張某終于打來了電話,表示愿意替丈夫履行還款義務。接到張某的來電后,張威一行迅速返回到被執行人家中,就賠償金額再次進行協商。夜晚9時,申請人一方與被執行人家屬終于達成一致意見,由張某代丈夫杜某一次性向申請人轉賬8.5萬元,其余款項申請人自愿放棄。至此,這次歷經三天三夜,跨省開展的異地執行最終勝利收官,該案順利執結。
“執”責在身,雖遠必“行”。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執行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今后的執行工作中,羅山法院將不斷加大執行力度,優化異地執行聯動機制,全力推動解決異地執行難,以最有力的舉措回應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期待,全力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郝昱瑋 彭瑩瑩 彭雨 左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