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分拆的類型包括哪些內容?
從企業分拆的類型來看,基本上可以分為“橫向分拆”、“縱向分拆”和“混合分拆”等三類。
“橫向分拆”是指對母公司的股權進行分離與分立,分拆出與母公司從事同一種業務的子公司,由此實現子公司的首次公開發售(IPO)。
“縱向分拆”是指由于母公司從事的業務涉及某一行業產業鏈中的不同環節,例如石油行業有開采、生產、提煉和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等業務鏈,將母公司的股權進行分離與分立,分拆出與母公司從事同一行業、但處于產業鏈中不同業務環節的子公司,把子公司分拆出去并進行IPO。
“混合分拆”是指由于母公司屬于業務經營多元化的企業,其業務范圍涉及完全不同的行業或業務類型,使得母公司控制的資產差異很大,增加了企業經營管理的難度,不利于促進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因此,將母公司的業務結構中涉及到與其核心業務關聯度較弱的某一行業或某一類型的業務分離與分立出去,重新組建一家可以實施IPO計劃的公司,以便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更好地集中資源優勢,做大和做強其核心業務,從而提高核心業務的競爭力。
分拆上市的作用表現出了什么?
分拆上市可以起到以下幾個積極作用:
首先,對于那些整體經營穩定、經營業績尚佳的上市公司來說,通過分拆,既可以開辟新的籌資渠道,拓展融資空間,促使企業融資格局多元化,又可以滿足那些發展前景廣闊的高科技子公司的持續融資需求,增強自我發展后勁,并為風險投提供有效的退出通道。
其次,分拆上市后,公司經營業績有可能大幅度的增長,這是因為上市公司作為發起人將享有資本增值的溢價所得。按照現行會計準則的規定,上市公司的投收益可在超過10年的時間內攤銷,這樣可以保持公司經營業績的相對穩定。同時,在經過一定期限后,上市公司還可以變現其分拆子公司的股份,從而獲得資本增值收益。去年10月底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創業板成功配售7280萬股,每股價格為3.28港元,共募集資金23878.4萬港元。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其發起人股份可以在上市的一定期限(一般是半年到兩年)后流通。同仁堂完全可以根據市場價格計算其對同仁堂科技的投,按照3.28港元的發行價,同仁堂的投增值將超過2億元,按目前同仁堂2.4億股的總股本計算,其每股收益將增加至1元。根據預測,2000年同仁堂科技的年凈利潤可達到4600萬元。因此,一些經濟學家把分拆上市視為我國資產重組題材的有機延續,是我國企業資產重組向縱深發展的標志。
再次,分拆有利于消除企業盲目擴張所帶來的負效應。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擴張的內在沖動,無論是規模擴張還是多元化經營擴張。但管理效率假說表明,當規模擴張和多元化經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存在著一個規模報酬遞減的臨界點,這時會產生一定的負協同效應,即由于企業規模偏大造成所謂的“X非效率”。而分拆則可以消除企業盲目追求做大所造成的弊端,它通過對母公司和子公司業務的重新定位,在確定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可以使它們更加集中于自身的優勢項目,有利于增強其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關鍵詞: 分拆上市的作用分拆的類型混合分拆對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