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庫布齊沙漠腹地的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登高俯瞰,金色大漠與藍色光伏交相輝映,一匹由光伏發電板拼成的高大駿馬在藍海中“馳騁”,金沙、藍海、綠洲成為這里獨特的風景線。
這里是全國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據測算,200萬千瓦光伏發電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40億千瓦時,年產值12億元,可形成綠色生態農業用地6.8萬畝,年產值約1.36億元,曾經百害無一利的“沙窩窩”,正在變成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隨著“雙碳”時間點臨近,以煤炭為經濟基礎的鄂爾多斯市在日益趨嚴的“雙碳雙控”政策下,正在實現能源和產業轉型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成為鄂爾多斯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機遇。
(資料圖片)
置身于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烏吉爾風電場的風力發電機群中,一臺臺巨型白色大風機高高矗立,連綿起伏的山梁上如繁星密布的巨型風機迎風“起舞”,風力帶動葉片旋轉,轉化為清潔電能,源源不斷地輸入電網,為初春的草原帶來無限生機。
烏吉爾風電場已并網發電超過10年,裝設33臺金風直驅GW82/1500型風力發電機組,年可研利用小時數為2225小時,風電場裝機容量為49.5兆瓦,風機出線3條集電線路匯入升壓站,通過三盛公變電站并入蒙西電網。
此外,為有效提高北方風能資源豐富地區消納風電能力,促進城鎮能源利用清潔化,2018年3月,杭錦旗唐桂井風電場開工建設,同年11月并網發電,裝機容量為100兆瓦,選用50臺金風直驅GW115/2000型風力發電機組,該風電場直供杭錦旗勝利小區供熱站,通過3臺單機容量6.3兆瓦的電極式直供鍋爐的轉化,將一股股熱流輸入千家萬戶,這是鄂爾多斯市首家清潔供暖項目。
烏吉爾風電場檢修班班長王盼強告訴記者:“烏吉爾和唐桂井兩座風電場年發電量約為5億千瓦時,年可節約標準煤16.05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9.85萬噸,可有效改善當地的能源結構,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幫扶周邊農牧民和保護地方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更為節能減排作出了貢獻。”
近幾年來,鄂爾多斯市風力發電項目不斷新增,僅杭錦旗在2022年就有杭錦旗國投內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150兆瓦風電場項目、國電電力杭錦旗50萬千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風力發電示范基地一期風電基地項目、華潤杭錦旗風力發電項目、龍源電力杭錦旗“風儲一體化”示范項目等多個風電項目陸續實現并網發電,每個風電項目可達年產“綠”電6億千瓦時左右。
通過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鄂爾多斯市依托當地豐富的土地、光照、風力資源,積極培育“新能源+”業態,將新能源產業與生態治理融合發展,致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開慣柴油車的拉煤司機宋科舉,沒想到在自己的駕駛生涯中會與氫能重卡車發生交集,他更不會想到在加油站之外還有加氫服務站。
不久前,他驅車來到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一家加氫服務站,15分鐘后,他的這輛氫能重卡車就被加滿氫氣,可續航200多公里。
對于僅在當地煤礦進行短途拉運的他而言,并不用擔心無氫氣可加,在他工作的區域之間,內蒙古圣圓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為他們解決了后顧之憂。
該公司綜合部主任王群介紹,目前首批2座固定加氫站、4座撬裝式加氫站已投入使用。正在進行的圣圓能源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一二期全部建成后,可實現14000立方米每小時的制氫規模,年產氫氣約5445噸。
“這些氫能重卡車最大的好處是零碳零排放,不夸張地說,汽車排放出的水,都可以飲用。”伊金霍洛旗能源局副局長牛鈞暉說。
志在打造“北方氫都”的伊金霍洛旗,已先后引進上汽紅巖、美錦國鴻、鄂爾多斯悅馳等新能源車輛制造頭部企業落戶;已開通煤礦至集運站、化工終端等6條新能源重卡運輸專線,還打造了1條城市氫能公交運行路線。
截至目前,伊金霍洛旗已累計在礦區推廣應用近300輛氫能和電動新能源重卡,率先在全國打造以氫能源為主的新能源重卡應用示范基地,每年減少碳排放量約300萬噸。
追風逐日,“氫”裝上陣。清潔能源與生態的融合發展,已成為鄂爾多斯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位于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昭君鎮高頭窯村的中能智新達拉特旗10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是該旗第一個并網發電的風電項目,于2021年12月31日并網發電。
項目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2908萬千瓦時,與燃煤電廠相比,按照火電煤耗每千瓦時321克計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0.9萬噸,并可減排二氧化碳約2.64萬噸、二氧化硫約794.69噸、氮氧化合物約397.12噸、粉塵約0.76萬噸,經濟環保效益顯著。
在2022年印發的《鄂爾多斯市“十四五”能源綜合發展規劃》中記者看到,鄂爾多斯市將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加快建設綠色、先進、經濟、安全、高效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打造新能源產業高地。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5100萬千瓦以上,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為全市2030年實現碳達峰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