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信托理財產品大部分是債權類,和銀行信貸一樣,只要有業務就肯定有出現風險的可能。因此購買信托產品投資時需要選擇投資信托的方向,以及選擇優質的信托項目,可以大大降低信托風險,確保信托投資的本金和收益安全。
信托是正規持牌金融機構,與銀行、保險、證券構成了中國四大金融支柱。信托是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受“一法三規”的制度約束,還有行業協會、信保基金、中信登等組織保障,即便是現在信托也有20萬億規模,可見信托是合法合規安全的投資理財渠道。
信托公司和信托產品哪個好?
看行業地位:主流金融機構,稀缺牌照,監管嚴格。
金融行業幾大主流金融機構(牌照):銀行、保險、信托、基金、證券、期貨,其中銀行、保險、信托由銀保監會監管,證券、基金、期貨由證監會監管。
可以說,以上幾個主流金融機構,任何一類機構整體出現問題,都將會是系統性金融風險。
目前全國信托公司共68家,以央企國企股東背景居多。自2007年以來,信托行業沒有再發過新的信托公司牌照,要想獲得信托牌照只能是在存量市場上收競購。想要收購或投資信托公司股權以間接獲得信托牌照,門檻非常高。除了需要非常強的資本實力、股東背景等要求,監管審查也非常嚴格。
至于近兩年市場上出現問題的信托公司,仔細盤點一下其實也就那么幾家。部分信托公司雖然也出現一些投資項目部或產品兌付問題,但不至于破產或嚴重的經營困難。整體來看,大部分信托公司整體運營還是比較穩健的。
看市場地位:資產管理市場三大支柱
信托行業及其在理財市場的地位,有一組行業市場規模數據。2022年資產管理市場規模前三排名:
第一是銀行理財產品,存量規模29萬多億,接近30萬億。
第二是公募基金,存量規模26萬億左右。
第三是信托產品,存量規模21萬多億,這還是近幾年監管要求不斷壓降消化后的存量規模。信托產品仍然是資產管理市場的主流產品,中流砥柱。
由此可見,市場上少數信托產品或項目出現問題,個別信托公司出現經營不善或破產,引起了廣泛關注和過度擔憂。
畢竟很多高凈值客戶都配置了不少的信托產品,這完全可以理解。
但不代表整體信托產品都有問題,不代表整個信托行業都不值得信任。
其實任何行業都一樣,銀行也會有不良貸款和壞賬,也有一些銀行機構經營不善或破產清算。作為金融行業的支柱之一,信托行業和信托產品整體還是比較穩健的。
信托行業的金融支柱地位不會改變,信托產品仍然是重要的資產配置產品。
與任何行業一樣,信托行業在當下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也在不斷的轉型升級,調整經營策略,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和管理能力。
資管新規落地,不僅銀行理財凈值化管理,信托產品也同樣如此,曾經的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已成為歷史。
當下的信托公司更加注重合規與風險管理,信托產品管理要求更為嚴格,行業現有的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7%區間。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信托產品的安全性和收益率還是有一定優勢。
當然,作為投資者和高凈值客戶,我們在選擇信托產品的時候,也不能再按照過去的方式隨便買買買,或者只看中收益率。我們需要根據自身資產配置需求與規劃,認真比對,選擇適合自己的信托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