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楊海燕 李秋瑩 婁瀚錕)記者7日獲悉,正在此間舉行的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的“人工智能和金融世界的對話”分論壇上,《共享善治AI,智繪未來金融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白皮書顯示,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分為工具輔助、信息處理和業務決策三個層次。目前國內金融機構對AI的應用集中于工具輔助功能,在降本增效、提升合規性、用戶體驗上效果初顯。63%的受訪機構認為,AI在業務決策層面的價值將在未來3至5年發揮出來。
據悉,這一白皮書由螞蟻集團研究院、IDC與上海財經大學聯合撰寫。同時,白皮書嘗試對“負責任的AI”做了定義,提出了三個層次:恪守嚴謹安全的監管要求、遵循公平透明的行業規則、維護用戶為先的價值取向。
分論壇上,螞蟻集團、富達國際、阿里云、彭博、東方匯理等國內外嘉賓,就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經驗分享。
Founders Space創始人兼CEO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offman)認為,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出現了開源和閉源大型語言模型(LLM)之爭,開放模型鼓勵通過協作進行創新,而封閉模型專注于安全性和自研技術,但兩者都推動了人工智能應用的爆炸式增長。在財富管理方面,AI加持下的助手已經改變了金融顧問服務客戶的方式,也在增強銀行的客戶服務,提供實時洞見和個性化建議。
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劉偉光表示,大模型與云服務的深度融合正日益加深,通義點金作為阿里云在全球范圍內推出的面向金融場景的一站式開發平臺,集成了豐富的專業領域插件,通過開放式的平臺架構,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所需的人工智能開發工具與框架,助力實現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
富達國際企業基礎設施服務業務全球主管Lee FitzHenry分享了富達如何使用AGI來增強資產管理業務的體驗,通過人機協同解決方案將AI的效率與員工的判斷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彭博亞太研發技術主管、軟件工程師 Nicolas Limare表示:“彭博使用人工智能已經超過15年,幫助處理和組織不斷增長的用戶所需信息,助力其做出明智的商業和投資決策。作為創新的關鍵驅動力之一,開源軟件為構建高性能、可擴展的機器學習基礎設施提供了基礎,這些基礎設施被用于彭博數千個人工智能模型的托管、服務和擴展。”
東方匯理科技首席客戶官Olivier Bouteille表示,AI在執行自動化任務,比如客戶溝通和合規檢查等方面,都能提高效率和質量。他建議金融行業運用AI可以從投資組合管理和改正偏差入手,以及利用AI處理海量數據發現相關性,從而加強分析師的作業。
本次發布的白皮書認為,未來金融領域的生成式AI技術供給,會演化形成三種生態:完全自建的私有化生態、基建共享的云化生態、開箱即用的平臺化生態。私有化生態以頭部金融機構為主,也是國內金融機構目前的主流選擇,對科技能力有全方位的較高要求。云化生態由專業服務商提供模型及算力等底層能力,金融機構調用相關接口開發具體應用。云化生態適用于中型金融機構,在中國金融行業的實踐中較為少見。平臺化生態從底層到應用均由平臺提供,金融機構開箱即用。生態模式的演進,將逐步提升大模型在金融行業的易用性和可得性,讓更多中小金融機構低成本落地生成式AI應用,提升AI對整個金融行業的價值貢獻。(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