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資產產生方式及特點分別是什么?
網絡時代的網絡會計、辦公自動化、電子支付系統平臺等使現行的生產方式具有了傳統生產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們只是依托磁性介質而存在的一連串“0”和“1”的代碼。它們雖是數字化商品,卻體現出資產的性質,因此不妨稱其為數字資產。這種資產的特點是:
1.價格昂貴。由于這些有著特殊用途的應用軟件是專門為某一特定工作而研制的,因此其成本比較高,價格也不比廠房等固定資產的價格低。
2.依附性強。應用軟件必須得到計算機硬件及系統軟件的支持才可以發揮作用,而不能獨立存在并發揮作用。
3.互動性強。即使是最簡單的應用軟件也有一定的交互功能,比如說對操作人員的錯誤的提示,這是IT行業產品最基本的優越性體現。
4.數量上無限。數字資產作為資產是稀缺的(因為并不是所有的企業或個人都能創造出數字資產),但它的供應可以是無限的。而有形資產由于企業的財產和存儲空間的限制,總是有限的。
5.成本遞減。有形資產的生產成本與生產數量成正比例關系遞增。數字資產的成本主要是在前期的研究開發階段以及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銷售費用和其他經營費用,由于數字產品產量的無限性,其開發成本按傳統財務會計的方法被分攤到產量上,因此數字產品的成本隨著銷售量的不斷擴大,其成本是越來越低的。
數字資產的原則是什么?
1.數字資產是可定義的。
資產的確認一般有兩個標準,即導致未來經濟利益和其成本和價值能夠可靠地加以計量 而數字資產是符合這兩個標準的。首先,在一個以生產和經營數字化產品為主的企業,銷售數字產品是其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數字產品是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并且數字資產作為企業的研究開發成果,是企業的一項知識產權是能被擁有和控制的。其次,如前所述,數字資產的研究開發成本是可以合理計量的,其市場價值可以通過評估等方式進行確定。
2.數字資產是可以計量的。
對資產的計量有兩種價值基礎,即投入價值和產出價值。因投入價值具有可驗證性.是傳統財務會計計量時的首選,其計量屬性有歷史成本、現行成本或重置成本等。資產的產出價值是以資產通過交換而最終脫離企業時可以獲得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基礎的,其計量屬性有現行市價、可變現凈值、清算價值及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我們知道一般的計算機軟件企業的有形資產是非常有限的,它沒有大規模的生產設備、生產車間和辦公設備,沒有原材料,只需幾間工作室,數臺電腦和若干開發人員,但他們創造的價值卻是難以估計的,可從這類企業的股票市價與其賬面價值相去甚遠可知。因此只用投入價值來計量是不行的。而現行市價、可變現凈值、清算價值對數字資產的計量也不會令人信服,因為數字資產的獨特性從根本上否定了市場上具有相同或類似的資產來參照,而開發數字資產所用到的知識很多也是沒有市場價值可以衡量的。所以數字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是其較為理想的計量屬性,它不僅著眼于未來,而且考慮了數字資產的預期實際價值以及與其價值的時間分布和折現率,可以恰當地反映“未來經濟效益”這一特征。
3.數字資產信息的揭示具有相關性。
即對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具有相關性。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企業中,其賬面的有形資產價值相對于其數字產品能帶給它的價值是很小的,只有幾萬元有形資產的小公司的軟件銷售額可達到幾億元。
傳統財務會計只重視有形資產的揭示,忽略數字資產的揭示,這就會給這類企業的信息使用者的判斷、決策帶來失誤 或盲目高估其收益而忽略其風險或低估其價值而轉移投資。
4.數字資產信息的揭示具有可靠性。
即其信息是可以客觀如實反映的、可驗證和不偏不倚的。數字資產的所帶來的已實現收益時完全可以做到公正、客觀如實的反映且可驗證.其能夠帶來的未來收益可以通過適當的評估程序,以數字資產的預期實際價值以及與其價值的時間分布和折現率,參考該數字資產的市場占用率、市場信譽、品牌、顧客的依賴度等非財務信息作出合理的揭示。